查看原文
其他

双重束缚

随喜 随喜堂 2021-10-13

201541日星期三 北京也下雨了,我是走哪把雨带到哪的主儿

有一年国庆,朋友约我去额济纳旗看胡杨林,我很想利用这次机会散心,但是又担心母亲不同意,所以犹犹豫豫拖了很久才答应。在我拖沓的过程中,朋友为了力劝我去做了很多工作,以至于如果我不去就会觉得很歉疚。

临行的一刻,风雨大作。我背上背包,正要出门,母亲突然冒雨跑来了,她看我的装束,一脸不快地说:“这么大雨,你还要去吗?”

我说:“朋友的车在楼下等着了。”

母亲:你就看见你朋友等着,那你妈一个人在家等你呢,你就看不见?

我:妈,你不要这样,我跟朋友已经说好了,不去真的不好,我很快就回来。

母亲:“那你走吧,你不用管我,反正你妈在你心里也不重要!”

我僵在门口不知该怎样,不去了,觉得对不起朋友,而且也觉得不应该向母亲妥协;去,又觉得对不起老妈,怕她会怨恨我。

我和母亲的相处模式,以前总是这样的。最频繁发生的就是穿衣服事件,只要我穿的衣服不是母亲认可的,母亲都会来说:我给你个建议啊,你穿什么不如穿什么。如果我没有从善如流,最终总会以各种诅咒式告诫为结束。结果是,无论我听不听她的,都会非常难受。

我以为只有我妈是这样的,后来我发现了很多相似的关系。有的是话语的模式,有的是行为的模式,比如老婆一边说自己很宽容,不干涉老公,一边又偷查老公手机;比如一位妈妈说自己不重男轻女,可是总是让弟弟比姐姐先挑好东西。

这种作法有个学名叫双重束缚,是由英国心理学家葛雷格里. 贝特森(G.Bateson1956年提出的,他在研究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时候,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庭关系中有一种独特的现象,他把这种现象叫做双重束缚,他举了一个例子:

有一位母亲去探望患精神分裂症的儿子,儿子见到母亲的时候显得木呆呆的,母亲对儿子说:难道你看到母亲的时候,就不能给她个拥抱吗?儿子反应上来,上前一步打算拥抱母亲,母亲又说:算了算了,这么勉强就算了。儿子愣住后发病。贝特森认为双重束缚是引发精神分析的祸因之一。双重束缚是一种永远不会输的做法,发出双重束缚指令的一方,无论对方选择什么,自己都永胜,而被指令方无论选择什么,都是败局,因此有的人在两个命令之间产生了一种创造性的解决方案——患病。

贝特森认为患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创造性的对双重束缚的解决方案,但是这种方案至多只能做到让对方无法赢,却不能做到让自己不会输,他认为有一种创造性的方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,并且认为当精神分裂症患者习得了这种方法,就可以逐步缓解症状。

在以上案例中,他教患者僵住后唱一首歌:妈妈你看我多么爱你,你说的话让我不知怎么办了。这样的一种解决方案,就是萨提亚所说的一致性沟通。贝森特在用这样的方式训练患者表达出内心的冲突,从而练习从这种双重束缚带来的冲突中解脱出来。







: .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,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,轻点两下取消在看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